2019-10-29
【“对标管理”系列报道四】
形式和内容相结合
——飞尚材料篇3
作为一家上市公司,既要考虑里子,也要考虑面子,既要注重形式,也要注重内容,任何一方处理不好,都可能给公司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。
飞尚材料公司要在这种不断寻求平衡的过程中艰难发展,考验着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。
早在2012年初,公司就确立了基本的管理思想:实现营销、生产、职能三大系统在和谐基础上共同进步。随后,进一步对管理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:加强系统思考、改善心智模式、建立共同愿景、不断改革创新、实现自我超越。
这场自上而下的“整风运动”,打破了公司固有的文化生态。虽然落实的过程仍显得漫长而艰难,但拥抱变革始终是主流。因为人人都了然于心,只有改革,才能真正扭转公司多年来一直亏损的局面,才能保住公司今后持续盈利的能力。到2015年底,随着公司顺利上市,干部职工对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观念上的逐渐转变,为公司实施更深入的改革扫除了障碍,无论是后来实行干部轮岗,进行部门调整和人员优化,还是推行薪酬改革等,更多人对此满怀期待。
与此同时,管理干部的职业操守、行为规范、工作方法等有了明显改善,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中有了明显提高。
虽然一系列措施有效强化了公司内部管控,但要实现更高层面的提升,公司将工作方向开始转到外部对标上。从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,飞尚材料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承银牵头组织相关人员,先后4次对芜湖鹏磊新材料有限公司、芜湖恒杰膨润土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采访,并与两家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及相关人员深入交谈,全面细致地了解到两家公司的基本情况,包括生产运营、生产设备、人力资源等方面,具体到生产设备台套、单机功率、总功率以及公司用工、社保福利、工资收入、年终分配等内容。
外部对标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一方面,干部职工看到了自身优势,增强了发展信心,另一方面,在比较中也暴露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。要解决这些问题,缩小或消除各种差距,是公司当前的重要课题,而对标数据对干部职工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,从而确保了各项措施能顺利推进。
通过对标反映出的各种问题,也成为公司寻求更大发展的重要突破口。
不过,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,也不存在可以照搬全收的经验。每家公司的自身情况不一样,所适用的政策法规、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也不尽相同,虽然个别数据确实存在明显差距,但作为民营企业可以达到的标准,一家上市公司永远也不可能达到。多年来,虽然公司一直在做减员增效,但减来减去,该保留的部门还得保留,该保留的岗位还得保留,这是对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。
当然,民营企业有其经营管理上的灵活性,但弊端和风险也显而易见。上市公司却有效规避了各种风险,具有更强的稳定性,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。
相对而言,外部对标对公司的生产管理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,尤其是生产设备、生产工艺流程、能耗等方面。
公司紧紧围绕战略目标,深刻吸取前期生产管理的经验成果,持续推行了一系列改进措施,包括员工激励、设备管理、技术改造、环境卫生等。
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张平武表示,公司刚刚完成的技改项目效果明显,煤耗由之前的60公斤/吨下降到35公斤/吨,烘干系统人员由之前5人/班减少到4人/班,在司磨、电工、机修等环节,用工量也大幅下降。
敬请关注“对标管理”系列报道五:最大努力争取合理利润